福利水平最高的增长路径应该是由居民决定资源配置,短缺的部门会涨价,吸引更多的资源,这种经济体的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最符合居民福利。
绿色债券是国际市场中快速发展的新兴债券品种,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。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5日与纽约分行同步发行中国银行首支绿色债券,发行规模等值30亿美元
绿色债券是国际市场中快速发展的新兴债券品种,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。发行当天,该绿色债券的整体认购比例达3倍以上,其中欧洲投资者订单占比达76%。此次发行的绿色债券结构包括固定利率、浮动利率两种计息方式,覆盖美元、欧元和人民币三个币种,及2年、3年和5年三个期限,并将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、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。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市场上发行的单笔金额最大、品种最多的绿色债。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5日与纽约分行同步发行中国银行首支绿色债券,发行规模等值30亿美元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表示,海合会成员国应正视油价将长期维持在低位的新现实,单纯依靠原油出口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将难以为继。海合会国家今年2月达成原则性一致,从2018年起对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征收5%的增值税。在他看来,通过交叉持股加强产业端上下游的资本纽带,通过钢铁业内高低捆绑协作,真正实现消减转移过剩产能。
6月26日,武钢股份发布停牌公告,称接控股股东武钢集团通知:武钢集团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,重组方案尚未确定,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。此前企业只注重了兼并,没有做重组。值得关注的是,武钢宝钢均于近期完成交叉持股计划。去年3月,工信部发布的《钢铁产业调整政策(征求意见稿)》中提出,到2025年,前10家钢企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%,形成三到五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,以及一批区域市场、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。
对此,业内称,同一产业链上的国企将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求协同效益,相互取长补短,推动战略合作,并实现产业结构层面的多元化经营,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。宝钢向武钢输出管理、技术,统一供应链管理,海外投资合作。
公开资料显示,2005年之前,武钢集团的规模并不大,产能约900万吨。重组背后或是去产能、提质效的迫切要求武钢宝钢重组的背后,或是去产能、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。武钢宝钢重组,我感觉更大程度是为以后大规模去库存做准备。6月30日,武钢集团党工委一人士称,具体重组方案等以公司公告为准。
目前,集团去产能、转型升级的压力不小。一钢铁业人士称,前些年,在房地产市场强劲带动下,钢铁业出现了不符合实际的产能扩张,导致粗钢等低端领域、低端制造过剩,而高端领域、高端制造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力。沈萌说,两家钢企携手去落后过剩产能,统一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,能提升二者竞争力,从而为新阶段深化国企改革带来示范性及溢出效应。该事项可能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。
一名住钢花新村的武钢老工人认为,钢企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,重组后,如果能去低端产能,整合研发技术力量,同时将重点转向新领域,如科技成果转化、新的增长点培育等,武钢崛起之时可能不远了。尽管如此,武钢与宝钢的合并传闻并未停息,且随着新任董事长马国强的到任,市场更是充满了对二者合并的期待。
沈萌认为,完成交叉持股或是此次两大钢企重组的一个信号。久传的重组绯闻即将成为现实,不仅引发资本市场关注,重组方内部对此充满期待。
武钢、宝钢也有去产能要求。宝钢成立时间稍晚,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钢铁生产企业,管理较为先进,具有领先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等优势。被兼并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得到了资金的支持,出现的结果是越兼并总的产能越多。5月下旬,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《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》数据显示,宝钢去年产粗钢3493.8万吨,居全球十大钢企第五,武钢以粗钢产量2577.6万吨居中国十大钢企第六,二者合并的粗钢产能超过6000万吨。6月21日,武钢股份公告称,武钢集团将所持公司5亿股无偿划转给中远集团。公开信息显示,随着系列并购重组推进,武钢集团高峰时产能或达到了5000万吨。
对此,武钢集团一内部人士表示,此次重组虽然由国资委推动,但集团内部还是很期待。今年2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》。
4天前,以相似理由,中国石油宣布将6.24亿股A股股份无偿划转给宝钢集团,市值约45亿元。与此同时,宝钢股份也发布同样内容的停牌公告
就业会不会伤筋动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,结构不断优化使去产能和稳就业可以兼顾去产能,有人担心会像上世纪90年代末那样出现较多下岗人员。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,可获得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的稳岗补贴。
随着转方式、调结构进程加快,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、民营经济、小微企业等将进一步蓬勃发展,有望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。再算上水泥、玻璃、电解铝、船舶等行业,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不小。通常情况下,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时间越长,职工越不愿意离开企业,转岗就业难度越大。首先,去产能不是一步到位,而是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动态调整过程。
工艺技术较为先进、市场前景较好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,国家支持其与职工展开协商,采取协商薪酬、灵活工时等手段稳定现有岗位。由企业发放生活费,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,个人缴费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,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。
在经济比较发达、第三产业占比高的东部沿海地区,即使是4050人员,毕竟有岗位可供选择。根据人社部等部门的政策意见,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,再就业有困难的,在职工自愿选择、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后,可实行内部退养。
这将对保障相关职工的基本生活、促进其再就业发挥重要的兜底作用。韩保科是河北邢台人,两年前所在的玻璃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中关门,年近四十的他开始重新找工作。
其二,文化水平相对较低,技能单一,中学及以下学历的占70%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,去产能居首位。这样,有利于有关行业、地区根据实际情况,把握去产能的力度和节奏,分散职工下岗失业的风险,妥善安置受影响的职工。这就为防控受影响职工规模性失业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再就业难在哪儿以矿兴城以钢兴城的地区就业门路窄,人员分流难度大再就业不容易。用3至5年时间,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、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。
在杭钢公布的职工安置方案中,摆在分流人员面前的选项多达12个,包括集团内安置、省市属国有控股企业就业安置、自主创业、内部退养等。同时,国家安排了1000亿元奖补资金,主要用于钢铁煤炭企业受影响职工的安置。
就业总体保持稳定,这一经济发展的目标更不会因为去产能而受到明显影响。如果这些帮扶措施能够细化到位、落到实处并有充足的资金配合,将最大程度减轻分流职工的阵痛。